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

當下的力量

一言以敝之來說明這本書的內容:這是一本用白話的方式來闡述佛法的一本書。



內容簡單易讀但不淺薄,深入佛教教義的核心,但又沒有用太多佛教的語言,很容易讓沒有宗教背景,或對宗教排斥的人接近。非常具啟發性,對於大部份處於不安的現代人來說,不啻是一帖良藥。





「當下的力量」, 作者 艾克哈特.托勤(Eckhart Tolle),

  出生於德國,曾於英國劍橋大學接受教育,

  是歐美近十年來最重要的心靈導師與作者之 一。



  作者在序中提到,

  自己在三十歲前都是處於

  極度焦慮不安的狀態中,

  並且時常萌生死意(可能是憂鬱症),

  在一次無法忍受心靈煎熬的夜晚,

  幾乎就要尋死之際,內心不斷出現一個想法:



 「無法再跟自己活在一起了!」,

  但卻也忽然意識到,

  這個想法有些不對勁:

 「我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?

 「如果無法再跟自已活在一起,

  那就表示我是兩個人,

 

一個是『我』

一個是我不再想與之活在一起的『自已』

如此一來那一個『我』才是自己呢?



有了這層體悟,

他似乎發現了比自身這個軀體更加深沉存在的『本體』

這個本體,似乎有更高層的思維,

且在察覺這個本體存在後,

心中就充滿平靜喜樂的感覺,

似乎找回那個具有神性的『真我』



作者透過接觸各種靈性典籍及導師

(我想大部份是佛教典籍,書中常引用佛經的文句,

但偶爾也有聖經),

終於明白他所發現的是這些偉大的導師

或典籍所提到的境界(如開悟),

在整理過這些思想並結合自身的體悟後,



將這些自身的想法編彙成冊,並採用問答的形式,

讓人易讀且容易理解。

(譯者 梁永安先生的翻譯功力也讓本書讀來行雲流水)



本書一出版,馬上造成熱烈討論,

衝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,

目前有33種譯本,在美國就有250萬冊的銷售成績。

著名的美國脫口秀主持人 歐普拉,

也大力推薦讚揚此書。

甚至達賴喇嘛也為其背書。

看來真理是很容易被大眾所識別的。



書中的精要在於說明"活在當下"的重要,

強調要時時刻刻將心思專注在當下的每一件刻,

作者用所謂的『臨在(present)』來說明心思處於當下的狀態。



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『臨在』:

「閉上眼睛,試著看看下一個出現在你思緒的念頭是什麼,
就像守在洞口等待蛇出洞一樣」,



我照著做,發現久久腦海中才有思緒澭入。



書中說,在思緒澭入心中前停留的間隙,

就是『臨在』的狀態。

而這個狀態停留越久,

你就會意識到所謂的『本體』



"當你意識到本體,本體就意識到它自己。

當本體意識到它自已,這就是臨在"




書中也有這麼一段描述,

來更進一步說明所體察覺本體的狀態:



"本體不只超越所有形相,

而且還深植於所有形相的深處;

只有當心智靜止下來,

你才會有機會認識它。

當你處於臨在(present),

當你全面且強烈專注、定靜於當下(Now),

即可感受到本體的存在。

重拾與本體的連結,並安注在此狀態之中,

這便是開悟。"




"真正的開悟只是一種自然而至的狀態,

一種讓人感受到與本體合而為一(oneness)的狀態;

它既是你自己,又比你自己更為廣大;

如果感覺不到與本體的緊密連結,就會產生錯覺,

以為人我是分離的,以為人與世界是分離的。"




而所謂臨在的狀態,

不只是在靜坐冥想才能達到的,

而是在日常生活中,時時刻刻皆可感受到的,

比如在走路時、開車時、吃飯時,皆可體悟到的。



也就是腦中不帶任何思緒,

只專注在所做的每一個動作上。



而心理的各種情緒,

如生氣、難過甚至是高興時,

以不帶批判的心情去觀照自己的思緒,

皆可達到臨在且察覺本體的境界。



這也是佛家所說的「如如不動,了了分明」的境界。



舉一個自身的例子:



我很愛游泳,常常在泳池一游就是好幾圈才停止。

當我專注在每一次的划手動作,

心無旁務時(了了分明),

此時會漸漸達到一種『無我』狀態,

那種感覺是相當平靜安詳,

應該就是書中所提到的臨在的狀態。



另外當我們看到美麗的景色,

如壯麗的山川、或浩瀚的星空時,

常常也會有一種喜樂的感覺澭上心頭,

因為此時我們腦中無任何煩雜的思緒干擾,

全神貫注在當下眼前所看到的美景,

此時心中的那個『真我』與萬物有了連結,

因此我們會感動到,並感覺平靜安詳。



但一般人只要離開這個環境,

馬上又被煩雜的心思所佔據,

而修行深的人,時時都能進入『臨在』的狀態。



但我們只要常練習時時當一個『觀察者』,

在自身的情緒浮起時(如生氣),用不帶批判的心思去『觀照』,

就能進入『臨在』的狀態。



"你非附於你身之物 - 你不等同於「思考者」。

明白這件事可以讓你觀察到自我這個實體(entity)。

就在你開始觀察這個「思考者」的那一刻,

一種更高層次的意識就會被啟動。

此時你將明白,

有種超越思維之上的「智性」(intelligence)存在,

它是如此浩瀚廣闊,

反觀思維就只佔其小小的一個部分。

你將發現,

對你來說真 正重要的東西 - 美、愛、創造、喜悅、平靜

- 皆是由這個比思維更高的層次應運而生的,

你開始覺醒了。"




再舉自身的一個例子,我曾經在極端難過,

淚流不止,甚至有點接近大哭的情況下,

在短暫的片刻間,

忽然意識到有另一個『我』在觀察正在大哭的自己,

但只有短短的幾秒,

這種感覺就消失了,

後來才知道這就是佛家所謂『觀照』的功夫。



不過這些道理都是必需親身去體驗的,

其實光看字面上的意義很難去理解,就像書中說的:



"別執著於字面上的意義,

它們只是過河的踏腳石,

一旦過河了,就該拋諸腦後。"

"文字不過是個工具,

它是抽象的,就像路標一樣,

它是指向自身之外"




文字只是指向道理的指標,

如果太拘泥於文字,就會迷失了方向。

光從字面去理解,

很多人會誤以為佛教教義是消極的、出世的,

事實上完全不是。

所以金剛經上說:

「不應取法,不應取非法」


就是這個道理。



追求真正內在的平和是重要的內在目標,

但不是說就要消極的逃避現實,

也不是說追求外在,

更好的生活品質或是金錢是不對的,

書中也強調,

當內在目標(也就是內心不求他處所得到的喜悅)達成時,

外在的一切好的事物自然也會如影隨形。

(有點像吸引力法則)



"外在目標只在你尚未實現內在目標時才顯得重要。

等到你實現了內在目標後,

追求外在目標將變成遊戲。"



如果生活中的每一項挑戰,

都能當做遊戲一樣輕鬆面對,自然活得更快樂。



書中所傳達的很多道理,

都要親自體悟才有感覺。



就像佛教強調的是『見』而不是『信』

不會說:「相信我,我就是真理!」,

而是要你親身去見證體悟的。

簡單說,

他不會指著一個箱子說:「裡面有寶石」,

而叫你相信他,

反而會叫你自己去打開箱子確認。



人時常都不是活在當下,

不是懊悔過去,就是煩惱未來,

因此常常不快樂,

把握當下的每一刻,

才能真正的快樂活著。



願每個人看完本書都能有所啟發,

達到所謂『臨在』的境界,

到時就能

『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』




(看這本書可以先看張德芬寫在前面的導讀,

如果還是很難消化,可以先看張德芬所寫的『遇見未知的自己』,

因為據作者所說,這本書是她以本書的主軸精神來寫的一本小說,

既然是小說,當然更容易理解囉)

2008年8月13日 星期三

會說,不如會聽





何現代社會的溝通的管道越來越多,人與人之間卻越來越疏離?



坊間有很多人際關係的書藉,都在教大家如何與人溝通,如何提升說話技巧,但其實我們最欠缺的是如何 - 傾聽


推薦一本教大家如何的書,這也是近期一本,我看了會起雞皮疙瘩的書(表示書的內容寫的太好了,看了會引起共鳴!)



會說,不如會聽】作者 林恭弘 是日本精神健康協會諮商心理師及講師,多年從事幼兒教育、企業人事及教育諮詢工作,本書將艱深的心理諮商理論和實務,轉化成生活化及容易理解的文字,非常容易吸收及實際應用在各生活層面,包含職場上同事之間、上司與下屬之間、家庭中的夫妻、家長和子女間等的人際關係。



強烈建議所有人都要看一下這本書,一定對人際關係有所提升!



書本一開始,提到當我們在傾聽別人的問題時,常會採取5種一般認為妥當的應對模式:



1.教教他

2.提醒他注意

3.追問理由

4.轉換心情

5.暫時拋開問題



會有這些回應,都是基於傾聽者太急於想幫傾訴者解決當下的問題,因此主觀的想把自己認為「正確的作法」強要對方去接受,而上述這5種應對方法看似正確,但事實上卻易造成無法真正聽到對方內心真正的聲音,以致於無法與對方建立信賴的關係,讓傾訴者漸漸的關上心門,最後很可能導致關係惡化。



這種不良的溝通方式,事實上常常會看到:



太太向先生抱怨孩子的教養問題,先生:「妳一定是怎樣怎樣…,妳應該這樣這樣…,就這樣做就對了,不要再心情不好了,不要再想了,事情沒那麼嚴重…」,太太:「你到底了不了解我啊,你根本就不懂!」(接下來好幾個小時的爭吵…)



子女功課不好時,家長:「你怎連這麼簡單的東西都不會,你根本沒有看書對不對!上課一定不專心!」(往後子女在功課上有問題也不敢再跟爸爸媽媽說了)



業務員向主管反應自己業績不佳的煩惱,上司:「你拜訪量夠不夠?你盡力了嗎?你有照我教的做嗎?我以前就是怎樣怎樣…其實每個業務員都會遇到,你應該要怎樣怎樣…好了,不要在低潮了,趕快去找客戶吧!」(結果主管不知道下屬的真正問題,不久後業務員就陣亡了。)



上面的例子有沒有很熟悉,而且類似的情況還能舉出一堆。



書中告訴我們,做為一個傾聽者,真正最好的做法不是在幫對方解決問題,而是在你傾聽對方說話的同時,也整理對方的狀況和心情,讓對方意識到根本沒有什麼正確答案,然後幫助傾訴者改變思考模式和產生不同的行動模式,引導他自己來解決問題。



書中讓我最有感受的幾段文字:人生中所有煩惱都是複雜而又深奧的,沒有一項解決問題的方案,能乾淨俐落地解決所有問題,除了傾訴者試著踏出與過去不同的腳步之外,沒有其他的辦法;如果沒有親力親為解決問題,就沒有任何意義。


另外書中有一個說法我覺得也不錯管理職也屬於服務業,管理職的工作並不是真正要管理下屬,而是從平常跟他們的溝通中,找出每位成員工作時的問題,並給與實際而有效的援助。而且人也不會離開真誠關心他的人。

我認同書中所說的,因為在職場上,我很幸運的也遇過這樣子的主管,每個人都很願意盡力完成他所交辦的工作。



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曾說過:「對於人類而言,最難以忍受的痛苦,不是飢餓、貧困和傳染病,而是孤獨」,照顧那麼多飢餓、貧困及病痛的難民的德蕾莎修女,竟認為孤獨是最另人難以忍受的。這裏的孤獨指的不是單獨一個人相處,而是在人群之中,不被任何人了解的心情吧。如果每個人都能學會如何聽別人說話,這個社會才不會再是一個冷酷的社會。



這是一本好書,對你一定有幫助。